2010年9月,国美电器内部斗争激化,最终以陈晓成功留任并阻击黄光裕嫡系入阁而落幕。本以为尘埃落定的控制权大战却在今年3月9日篡改了结局:陈晓辞职,张大中接任,邹晓春获任授权代表,国美电器董事会格局大变。经过此番调整之后,黄光裕去年8月在狱中提出的5项提案全部达成。
对于社会大众而言,这场纠缠不休的股权争夺战,谁输谁赢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或许“国美事件”背后,留给产业界的长远思考应该回归到公司治理层面,家族企业向社会企业的蜕变,是不是一定要走“去家族化”这条路?
起初,黄陈双方的短兵相接,其核心指向国美电器董事会的控制权,是股东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说到底就是公司治理出了问题。这一问题在2011年“3·15”晚会曝光的国美门店员工违规套取国家补的事件中体现得格外明显,经营方与股东方的权力争斗阻挠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国美急需一个具有能力的经营者将这所巨舰扳向正常的航道。张大中,这位曾经离开家电业老将的适时回归,可以说是现阶段国美电器的最佳平衡点,也是国美电器新的起点。
诚如张大中自己所言:“很兴奋能够领导这具凝聚力及团结一致的董事会,以保障股东权益及提升公司价值。国美管理团队经验丰厚,具备清晰及有远见的发展策略;再配合国内宏观经济起飞,将可进一步加强公司的优势,壮大国美业务。”
的确,张大中的进入,不但可以淡化国美电器家族治理的色彩和指控,同时也能给海外投资者一个交代。作为一个职业化的董事长,相信张大中通过四五年的过渡整合,能够将国美转向一个消除各个派系斗争,比较职业化的管理团队。
张大中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是最合适的。至少不会让国美电器再回到几年前的权力极为集中,家族特色极为明显的企业。经过一段时期的信息真空,国美电器通过理顺董事会架构开始重新发力。国美董事局的转变,标志着国美将会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企业之路。
作为一家完全从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行业龙头,国美具有良好的治理结构和良好的组织发展水平,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凭借一种组织的惯性向前发展。张大中的重新挂帅,使得国美公司治理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张大中作为董事局主席,同时担当非执行董事,有权参与董事会各项决策的审议,但并不参与公司经营。非执行董事的角色既可以让张大中贡献自己的专长和经验,还可以制约和监督管理层,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分开设置更加能够保护股东利益最大化。
在“社会有效保护股东权利、股东有效控制公司董事会、公司董事会有效选聘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有效领导企业组织的发展”这样一个完整的公司治理链条之下,国美能否持续发展,都取决于其治理质量和组织发展水平。
3月14日,国美电器首次就董事会人员调整事件正式对外表态称,公司近期的董事局人员调整是完善公司治理、避免内部人士控制的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管理团队的执行力。目前公司发展已回归正轨,正专注于公司的“门店网络布局与经营效益提升”的五年发展战略的执行。
纵观国美的五年发展战略,未来国美电器不但要在门面数量方面快速扩张,布局更庞大的销售网络,而且还会延续陈晓在任时的增强门面盈利能力策略。
从公司已经公布的发展战略看,2011年国美将新开门店480家,以扩大经营规模和质量,这400多家门店将覆盖在各级市场,包括传说中连锁卖场难以真正进入的三、四级市场。经过近一段时间的调整,国美已基本恢复元气,初步实现了由卖场经营向商品经营的转变,下一步,国美还将继续加快转型,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平台,这一点,亦是国美2011年的重要战略之一。
陈晓的离任并没有对国美的发展战略造成太大影响,一切都在平稳有序地进行中,再次踏上国内家电零售业的龙头地位将是国美的最终目标。正如其所言,国美正确的发展战略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在提升管理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同时,进行高速发展。在创造效益时,为可持续发展拓展资源、奠定条件,而不是粗放型的扩张。
显然,国美的转变并非仅仅是为了巩固国内和业内的企业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国美通过这一转变向世界上更为优秀的公众公司看齐,成为成熟的、制度更加完善的国际化企业,同时也是为了给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这是优秀的公众公司的企业责任使然。
国美的内乱平息了,这场变革最终走向平和。在这种平和中,国美董事会还需要扫除之前陈晓遗留下来的种种经营管理流弊。但是国美电器这场“控制权”争夺战,最终会成为商业教科书的经典案例。(于清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