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轨道交通客流量增长迅猛,目前日均超500万乘次
东方网3月11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虽然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但受益于公共交通的迅猛发展和道路建设的推进,目前,上海中心城道路交通总体运行平稳,交通运行状况尚未明显恶化。
上海第四次全市综合交通调查昨日对外公布结果。相关人士表示,上海公交优先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市民出行对公共交通的依赖程度逐步提高,其中内环以内近5成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上海市建交委副主任沈晓苏表示,此次调查为评估、总结各种改善交通措施成效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上海正在研究新一轮交通对策。”
公共交通:每天补贴优惠换乘335万
上海轨交(含磁浮线)已形成12条线、运营线路总长452.6公里的基本网络。调查显示,目前,中心城(外环线以内)42%的居民从家步行10分钟以内即可到达轨交站点,而内环以内这一比例达到71%,逐步接近国际大城市轨交覆盖水平。
在地面公交方面,目前上海公交线路已达1100余条,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地面公交网络。
受益于公共交通的迅猛发展,上海市民出行对公共交通的依赖程度逐步提高。调查显示,地面公交仍是公共交通的主体,而轨交客流增长最为迅速,平均每天运送乘客达到516万乘次,是2004年的4倍。
调查还显示,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中心城居民出行对公共交通的依赖程度更高,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重已达到47%。
公交优惠换乘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调查显示,自2006年推出公交优惠换乘和老年人免费乘车以来,目前平均每天有超过284万人次享受乘车优惠,政府平均每天用于补贴优惠换乘的专项支出达到约335万元。
机动车:夜间27万辆车没小区车位
虽然私车额度拍卖有效缓解了本市机动车过快增长,但调查表明,2004年以来,本市机动车年均增长12.4万辆,而目前本市机动车登记注册量已接近250万辆,其中小汽车136万辆。
在私人机动车方面,调查显示,目前上海私人小汽车注册量已接近101万辆,平均每5户就拥有一辆(指上海牌照小汽车)。
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也使居住区夜间停车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调查,中心城居住区夜间需要停放的车辆达到74.3万辆,但小区配建的停车位总数仅为47.1万个,只能够满足60%左右车辆的停放需求。
沈晓苏透露说,今后,本市将研究在部分有条件的路段增设停车点,同时增建公共停车场。“目前正在做相关方案。”
交通运行:拥堵程度维持在2004年水平
机动车保有量在增加,本市道路建设也在迅猛推进:目前上海中心城已形成“4桥12隧”的越江道路体系,越江通行能力较2004年增加一倍;建成“三环十射”快速骨干道路网,中心城道路总里程达到3324公里。
受益于道路建设的推进和公共交通的发展,目前上海中心城道路交通总体运行平稳,交通运行状况尚未明显恶化:调查显示,目前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内环内主干道的平均行程车速分别为16公里/小时和15公里/小时,仅较2004年分别下降9%和3%;中心城主要交叉口拥堵的比例为44%,与2004年基本持平。
调查还显示,目前,中心城居民上下班平均耗时已由2004年的41.4分钟延长到43.2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本市高峰时段交通呈现一定的“潮汐”现象,也就是上下班高峰时段大量市民沿着同一方向出行,造成轨交和道路通行等不能满足需求,而相反方向则较为充裕。
调查举例说,上班高峰时段轨交1号线延长路站-中山北路站往中心区方向的客流大约是相反方向的4.3倍;南北高架北延伸段进入中心区方向平均行程车速不到18公里/小时,而相反方向车速则高达64公里/小时。
沈晓苏透露,上海正在研究新一轮交通对策,“期间会听取社会各方意见。”“缓解交通拥挤必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减少利用私家车出行。同时,‘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加快郊区新城建设,推行‘产城结合’,就是产业和城市相互结合,居民在哪里安居,就在哪里上班,这样能将中心城区的居民向新城疏散,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相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