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河南
一句话,能打动人拿出1亿元救助困难群体;一次会晤,能吸引人捐3个亿建本科院校;一次工作调研,能带动企业出手6000万元相助文化系统;一次公交体验,能感召企业捐赠151辆新公交车……这个引领慈善风尚的人,就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
有媒体称他为“卢旋风”,说他将清新别样的官场新风带进中原厚土,引领河南慈善事业一次又一次“井喷”。没错,“河南慈善现象”已引起全国关注。如今在全国两会上,薛景霞、范军、周森等河南的全国人大代表,再次纷纷把目光投向未来的慈善发展。薛景霞建议全国人大设立全国统一的慈善日,即“中华慈善日”,来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已经是她第四次在全国两会提此建议。
她提此建议,是因为她也深知,做慈善不是富人专有的举动,人人都可以有一颗公益良心。这一点,荥阳的全民慈善就是表率。卢展工曾就荥阳的全民慈善活动作出批示:“要很好地总结和宣传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创新之举,弘扬正气,形成氛围,为和谐河南作出贡献。”
的确,慈善往小了说就是帮助人,往大了说就是感召力、生产力。当全社会都来献爱心,都来讲公益良心,那么和谐自然不期而至。
东方今报编辑部
在省委书记卢展工的倡导下,“慈善旋风”在河南愈刮愈烈,各路企业英豪慷慨解囊,政府官员身先士卒,普通群众身体力行。河南人正以乐善好施、侠肝义胆的形象,为中原经济区增光添彩。
“吃水不忘温总理,百姓记着委员情”,3月8日上午,一位河南企业家把一块匾送给了温总理。这块匾的背后,是河南企业家心系灾区的慈善义举。而这样的义举,在河南正愈演愈烈,各路企业英豪慷慨解囊,政府官员身先士卒,普通群众身体力行。业内人士感言,去年一年的善款,相当于过去10年之和。
□东方今报记者 奚春山/文
首席记者 张晓冬/图
●感谢匾背后的慈善情
对温总理的感谢,过了近一年,云南省的群众才有机会表达。“吃水不忘温总理,百姓记着委员情”,3月8日上午,一位河南企业家把一块感谢匾送给了温总理,落款是“云南省陆良县芳华镇乘明村全体百姓”。
这位河南企业家叫王超斌,他也是全国政协委员,3月8日上午,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经济、农业界政协委员联组讨论后,正要离开主席台时,王超斌把匾送给了总理。
为啥送匾?匾上的委员又是谁?
王超斌说,去年云南大旱时,总理到云南省陆良县芳华镇视察,当地土地干裂,老百姓没水吃。为了不给群众增添麻烦,温总理拒绝喝水。看到群众的困难,心里难受的王超斌捐出30万元,通过在陆良县采访的《东方今报》记者给群众打了一口井。有媒体报道称,河南企业家王超斌是全国第一个向云南灾区捐款的民营企业家。
送完匾后,总理问:“是你出的钱?”王超斌向总理回答是自己后,总理说,也给陆良县的老百姓捎句话,我记着他们呢。
王超斌说,得知自己要来参加全国“两会”,陆良县人民委托自己送匾。给总理送匾的王超斌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人物,而王超斌称,自己还有个更大的慈善计划,去年年底拿出了一个亿,成立了王超斌基金,用于资助想创业的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大学生。
●河南慈善公益“井喷”
谈到设立这个基金的初衷,王超斌说,作为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先富起来的人,有义务、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致富。
王超斌说,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侠肝义胆河南人的论调,侠体现在什么方面?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在他的感召下,自己有决心做河南“首善”。
卢书记的一句话让王超斌掏出一个亿做慈善,多说几句是不是钱更多?答案是三个亿。
去年3月5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和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会晤时,黄如论先生决定捐出3亿元,在河南建一所文化艺术类本科院校。
一次会晤,引来3亿元善款,一次工作调研,则让受助群体泪流满面。去年7月22日,卢书记到文化文艺系统调研,得知我省文艺系统经费不足,他直面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得知这一情况后,河南宇通和天瑞集团主动出手相助,两家企业共向文艺系统捐款6000万元。在捐赠仪式上,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李树建当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而去年8月中旬,卢展工一次坐公交的体验出行,直接引来14家企业捐赠151辆崭新公交,价值近亿元。
公交车是去年8月23日捐的,又过了不到一周时间,去年8月29日,上海仁鼎、河南双汇、天明、宋河4家企业捐资2亿元,支持河南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
而去年11月30日,河南的慈善公益再次“井喷”,98家企业捐赠3亿元善款。其中建业集团董事局主席胡葆森代表建业集团向省文化系统捐赠5000万元。河南超越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清河捐赠5000万元。杨清河还表态,已经做好了“裸捐”的准备。
河南慈善家联合会副会长林彬说,去年仅卢展工主导的四次捐赠,善款就达10亿多元,几乎相当于过去十年的善款之和。10个亿的慈善捐款,在中部各省排名中,应该是名列前茅。
有媒体曾称卢展工为“卢旋风”,称他将清新别样的官场新风拂进中原厚土,林彬说,关于慈善,卢书记有句很家常又给力的话,1000万元见面,2000万元请吃饭。在省委书记的倡导下,慈善现在成了河南企业家的风尚,中原大地形成了以慈善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慈善旋风席卷中原
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原大地,慈善也并非是企业家们的“专利”,普普通通的河南人,更是以平静之中的一腔热血的极强烈责任感,力行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70岁的张荒途是驻马店上蔡县的一名普通工人,他历时30余年,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民办公益性青少年教育基地——“益青园”。张荒途为建“益青园”总共拿出了50多万元,而他和老伴则30多年没添过一件新衣服。有人说他是神经病,豁上老命图个啥?他坦然地说:“啥也不图,一切为了孩子。”
70岁的“老黄忠”张荒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而他的老乡,80后的“小李广”李冠鹏也是践行“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的一个样本。
驻马店市西平县农民李冠鹏倾家荡产成立留守儿童之家,无论谁送来的孩子,只要家庭贫困,绝对不收一分钱。为办好留守儿童之家,李冠鹏先后投入10多万元购买了电子琴等乐器,为此不仅花光了积蓄,还背了1万多元的债。
百姓身体力行慈善,政府官员更是身先士卒,做出榜样。郑州市二七区区委书记朱是西带头认“穷亲”,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困难群众,不论工作多忙,都要定期去看望自己的资助对象。在他的带动下,二七区副科级以上领导人人认“穷亲”,用自己的工资和爱心去帮助困难群众。
而作为郑州的一个县级市,2009年8月5日,中共荥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全民慈善活动的意见》《荥阳市创建慈善城市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荥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每年10月12日为“荥阳全民慈善日”。
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全民慈善”迅速在荥阳升温。“百善孝为先,慈善越千年”“行善是大智,善举是大德”……在荥阳,传播慈善文化的标语随处可见,荥阳市电视台开设了慈善频道,广播电台也在每天固定时段播出慈善专题,宣传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传播需要救助人群的信息。荥阳市城乡形成了浓郁的慈善文化氛围。
“现在的荥阳,几乎每天都有感人的事迹发生。”荥阳市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王智永说,“以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做慈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林彬说,慈善旋风正席卷中原大地,河南人正以乐善好施、侠肝义胆的形象,为中原经济区增光添彩。
因为爱心人士的捐助,农家女孩得以进入大学学习。因为企业的捐赠,河南文艺界人士的生活得到很大提高。因为有了省委书记卢展工的提议,郑州市民坐公交节省一半车费。通过回访记者了解到,从慈善事业中受益的人们,感觉“非常好”。
收获关爱女大学生感觉很幸福
□东方今报记者 雷刚
“我现在生活挺好的。”昨天,河南农业大学大一学生宋娜娜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宋娜娜家在商丘虞城县大侯乡宋集村,1992年出生的她本有个温暖的家,但3岁时父亲不幸因病过世,母亲改嫁,从此她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初中时一度陷入辍学的境地,在省十届人大代表、全国劳模王泽林的帮助下,才顺利完成初中学业。
去年,宋娜娜考入河南农业大学,她弟弟也考上“3+2”大专,家里根本拿不出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王泽林再次慷慨解囊,给了6000元生活费。同时,她还获得上海仁鼎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河南省超越救助基金会的捐助:大学四年,每年6000元。“我运气特别好,不光王爷爷帮我,还有社会上这么多有爱心的人也向我伸出了援手。”宋娜娜说,现在学费、生活费都没什么问题了。“生活挺好的”,是宋娜娜在电话里说得最多的话。她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我收获的关爱最多”。
对那些资助过自己的人,宋娜娜一直心怀感激,“我有一个梦想,将来要成为第二个王泽林。”宋娜娜说,她也希望能回馈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东方今报记者 刘长征
去年7月22日,省委书记卢展工调研文化系统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一股慈善助力文化之风让河南文化人有些“措手不及”:7月28日,宇通集团、天瑞集团向文化文艺系统捐赠6000万元和8辆大客车;8月29日,又有多家企业向我省的文化教育系统捐赠2亿元,其中,分到文化系统3000万元。
这些慈善义举,让许多文艺工作者的生活、工作、精神状态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回报社会”是记者昨天回访这些变化时从他们口中听到最多的词。
搬出都市村庄买新房
昨天晚上,省豫剧一团的青年演员陈娜在自己的房间里练习唱腔和身段,在七八个月前,这种情形只能出现在她的梦里。“卢书记来调研前,我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是400多元,加上演出补助,一个月收入也就1000多元,只能在城中村租每月两三百元的房子。”陈娜说,每月千把元在郑州生活,日子紧紧巴巴,赶上演出淡季,两三个月不买衣服是很正常的事,平常就穿练功服,护肤品也捡便宜的买。
现在,陈娜的基本工资涨了两倍多,一个月收入有两三千元。前段时间,在家里的帮助下,她在单位附近贷款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小户型,每月还贷1000多元。有了新房子,更方便她练功,“在自己的房子里练功感觉真好。”陈娜说,她要赶快提高业务,排出更好的戏曲展现给大家。
坐大巴去演出底气足
“现在去外地演出,坐上自己的大巴车,真方便。”省豫剧一团青年演员王震说,春季是外出演出的高峰期,前两天他们刚从滑县演出回来,过两天还要去新密,坐的都是捐赠的宇通大巴车。
文艺院团的变化不止一家,省豫剧三团团长汪荃珍告诉记者,现在演员们拿着全额工资,心情舒畅,工作劲头也足了;院团长们也不像过去“到处化缘”,像背着包袱的“蜗牛”。目前,三团正在筹备庆祝建党90周年的一部新戏《兰考往事》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新戏《马青霞》。
“我们要拿出好的作品来回报社会对文化事业的支持。”汪荃珍说。
让多数人得实惠就是最大的慈善
□东方今报记者 张英通讯员 周存学 杨超群
2010年,是郑州公交的“慈善之年”,空调车票降价了,政府和爱心企业的善举,空调车数量增多了。市民感谢省委书记卢展工,支持他将善举惠及更多普通人。
2010年(以下日期均为2010年)6月22日,省委书记卢展工说:“政府应该舍得为公共交通花钱。”
8月1日,郑州公交空调车调价,票价由2元直降为1元,郑州公交进入“平价时代”。
如今的郑州市民已经习惯这样的公交慈善福利,市民们都赞同这样的善举,“让多数人得到实惠,就是最大的慈善”。“以前的老式公交车,得爬3个台阶,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还怕慢了挡住后面的人。”62岁的市民张国红说,现在公交车设计合理,一步就跨上去了,跟坐“和谐号”一个样。“新车坐着不颠,跟BRT差不多,舒服。”这是市民杨燕子的感受。
市民王桂秀更注意到很多更换的新车上改了软皮坐椅,比以前硬邦邦的塑料椅舒坦多了。
得实惠的不光是乘车的市民,公交车长开起新车来,也觉得得劲顺溜,111路18辆公交车全换空调车了,车长刘师傅对新车的脾性早就熟稔,他觉得,好车开着就是“给力”。
王桂秀觉得,公交乘坐环境的改善,“还得感谢卢书记,降低车票这样的善政,要多做;捐赠公交车这样的善举,要多为”。
青年演员陈娜在自己的房子里练功 东方今报记者 袁晓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