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南岛9月4日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2人受伤。华人地震专家余嘉顺5日表示,处于地震多发带的新西兰非常重视地震灾害防御工作,在地震防御、规划与建筑设计等方面设立了较高标准,做了大量努力。(9月5日新华社)
新西兰地震“零死亡”的确堪称奇迹。不过,我们在为“奇迹”感叹之时,或许还应该意识到,这场“零死亡”的强震恰好可以当作一堂生动的防震减灾课。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平均每年发生大小地震近3000次,在历史上也多次遭受地震重创。1931年发生在新西兰北岛内皮尔的里氏7.8级地震和1942年发生在惠灵顿地区的里氏7.2级地震,就曾造成数百人伤亡和大量建筑物严重损毁。在那之后,新西兰政府在多年的摸索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地震应对机制: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新西兰就在一些重要建筑及桥梁上采用隔震减震装置,而且长期对民众进行地震应急宣传,更为重要的是,新西兰还建立了完备的建筑物质量追责体系,一旦事故发生,将按《建筑法》和建筑规范严格追查相关人员的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地震“零死亡”固然与震中地带人口相对分散、建筑低矮有关,但创造“奇迹”的关键因素正是新西兰未雨绸缪的防震减灾意识。由此说来,和之前广受赞誉的“日本经验”一样,“新西兰经验”也应该成为我们抵御自然灾害的教材。
相比之下,我们在建筑安全方面的“隐忧”可谓多矣。前不久,合肥的一些工地上出现了大量“以竹签代替钢筋”的建筑垫块,看似坚固的建筑材料用手一掰即断;而据报道,西安近10%的建筑施工工地使用的钢筋不达标,为了谋取暴利,不法分子竟将规格直径10毫米、8毫米的钢筋拉细到9点几、6点几毫米。凡此种种,无疑都给建筑抗震能力埋下了“地雷”。
我国也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面对灾难之时,质量上乘的建筑能够成为公众的庇护所,而那些豆腐渣工程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亡。当然,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防震减灾体系,并非旦夕之功,需要逐步推进和长年累月的宣传。但笔者认为,不妨以建立类似新西兰的“建筑物质量追责体系”为突破口,开展有益尝试。□易艳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