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2, 2010

“幸福武进”把增长曲线画得更科学

  上月末,常州市武进区“幸福武进万人行”活动中,万名武进群众坐上大巴,感受家乡的惊喜变化;本月初,武进区 四套班子领导密集走进村和社区,真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谋划“十二五”发展蓝图。

  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以民生福祉倒逼城市转型。由此,武进的增长曲线,更圆润,更科学。

  幸福不幸福,百姓说了算

  5年跨越发展,“幸福武进”建设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 8%和72%;平均每户有2.1人在岗工作;每4.5户家庭就拥有一个老板;每3户家庭就拥有一辆汽车;城镇职工养老 、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筹集了超过80亿元的资金,使25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即征即保;居 民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达到2.9平方米。

  “人人有保障、城乡都一样、年年有增长。”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沈瑞卿说,武进争取要当全能冠军,着力在协 调、统筹、和谐上做好文章。民生投入的内容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范围只能扩大不能缩小,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武进地域大、复杂情况多,面对贫富差距、城乡差别、新老差异,关注平均数背后的大多数、大多数背后特别困难的 少数。5年来,全区为所有农民提供了免费健康体检,所有家庭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多次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目前全区 企业离退人员月人均养老金1143元,累计人均月增499元;每年用于帮困救助资金逾3000万元,受惠家庭1万户以 上;为70万名外来工提供完善的生活、医疗、就业等服务,叠加新市民的“舒适尺度”。连续数年,武进惠民支出每年都在 10亿元左右,占全区可用财力的比重达20%。

  全区承诺,任何市民诉求,一周内有答复。去年以来,全区信访数量同比下降30%,百姓对幸福感的平均打分一路 走高。

  民生需求,倒逼经济转型

  “个个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从埋头赚钱到生活质 量,老百姓心中的“愿景迁移”,倒逼着武进经济同步转型。

  工业重镇牛塘近两年壮士断腕,关停了10多家污染企业,引进了医药、先进制造等一批新项目。百姓欣喜地发现, 自己的工资没有少,但身边池塘里的水清了,树绿了,空气好闻了。

  经历了乡镇企业兴起、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等阶段后,武进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以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型 产业为引领,吹响了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号角。以LED新光源、智能装备等为代表,全区集聚起一个领跑全省的低碳产业集 群。目前,武进加快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培育等“四大计划”,力争把新兴产业比重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 。

  增长方式的转变,夯实了“幸福武进”的基础。在邹区镇杨庄村的蔬菜大棚里,61岁的周天勇一边忙活,一边给记 者扯起了这几年的增收账:2007年以前,他基本没什么收入;2008年,他以土地入股,年底分红拿了1000多元; 去年,村集体经济改制成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他成了合作社的农业工人,每月工资能拿1200元,到年底一算,全家5口 人,年收入接近10万元。

  调查显示,目前武进农民成为各类经济组织股东和社员的比例近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连续十多 年位居全国前列。

  把考核的指挥棒,交到百姓手里

  今年3月,武进全面部署为期两年的“民生幸福行动”,重点抓好就业、保障、医疗、教育、文化等突出民生问题, 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需求的满足感、利益分配的公平感、精神生活的充实感和社会秩序的安全感,争创“中国最关爱民生县( 市、区)”。

  武进主动问计于民,广泛吸取民意,将环境卫生满意度、心情愉快程度、家庭收入满意度等百姓最关注的指标,作为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针对群众对环境提升的要求,武进在全省率先实行环保考核分值双倍于GDP分值,有力促进 了基层的生态建设。联合国人居署驻华首席代表张振山在考察后感叹,“幸福武进”的某些方面,比联合国“人的发展报告” 指标体系更细致深入。

  把考核的指挥棒交给百姓,由百姓出题目,政府做答卷,人民来评判。“失地农民保障第四年龄段的补助,是否能形 成良性增长?”“有人在小区的绿化带种菜,如何管理?”“是否能引入竞争机制,整顿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上周,武进 南河社区举行的居民座谈会上,居民代表抛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武进高新区当场表态,居民提出的13个疑问中,开 发区层面可以解决的有9个,将立即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拿出相应举措。

  以人民的幸福评估发展。武进区带着“十一五”大跨越的激情,再度启程“十二五”。(章春军马浩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