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1, 2010

天津科大创新实践平台 寓教于行收获多

  中广网天津7月21日消息(记者陈庆滨)近日,天津科大学生处主办的第四届“志存于心、愿携予手、情满滨海”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圆满完成,经过连续四年的探索,天津科大藉此实践平台,搭建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新舞台,展示了思政教育的勃勃生机。

  从“出去玩”到“认真干”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生们也愈加地注意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于是要求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的呼声也愈来愈大,同时,各大高校也纷纷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007年,天津科技大学开始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系列活动。

  据活动总策划者、指导教师朱丽丽老师介绍,“从去年开始,我们便应广大同学们的要求,开始了一些向外辐射的调研,而非是原来仅仅在象牙塔内的‘小打小闹’,开始走向社会,打开视野。”据了解,本次的调研是参加人数最高的一届,在申报初期,参与竞争科研立项的项目高达219项,有近4000名学生参与,初步统计参与率超过学生总数的20%以上。此项数据也反映了学生们积极参与这些活动的心态已经较往年大不相同,从抱着“出去玩”的念头到认真参与团结配合,都证明学生们已经愈来愈重视类似的机会,并希望在其中有所作为。

  当然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些项目就因一些困难无法克服而最终难产,其中不乏部分通过了最初审核的立意较好的项目。但大部分小组都尽自己最大所能去完成选择调研的项目,不畏难而退。经管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就本着“发展绿色滨海”的理念,选择了《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滨海》的项目,该团队成立了10个调查小组,从个人、企业、政府三方面入手,分别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11个社区和部分机关采取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并从得到的资料中进行分析比对,了解了滨海打造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各项优势和瓶颈,并为个人、企业、政府三方面提出了可行建议。

  锻炼能力 激励人生

  “没有这些锻炼,学生们就无法真正有所收获。所以我觉得,这些碰壁都不算、也不能称之为困难。应该把它叫做机会。”朱丽丽老师总结道。

  带领同学们攻克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给予滨海新区至中国城市发展的启发》主题项目的团队负责人李英平,提起这个课题就感触良多,她说,通过深入了解中新生态城的建设背景、意义及发展蓝图后,由外乡人构成的团队成员们发现了天津无限的发展空间,原来天津可以这么好的发展,可以这么适合人居住,每一个人都在努力让天津发展得更好。

  负责《滨海‘蚁族’描绘未来与梦想》项目的调研团队,调研过程历时一月有余,同学们通过对天津科大以及泰达人才市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了高校学子的求职方向;通过对津津药业等公司的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并由此看到了大学生毕业后与企业招聘时的断档,及时总结了二者的衔接方向;通过对天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和社会保障局的调研采访,了解了政府部门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大学生与企业间存在怎样的“供求差异”以及天津滨海未来的发展前景。最后的课题评审中,该课题以其独特的调研视角、科学的数据分析、规范的学术要求获得了第一名。参与该课题的宫贺同学表示,调研过程虽然困难重重,但大家的思维方式和心胸视野都脱离了书本的束缚,进一步与滨海的发展接轨,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们感谢这个平台和这次调研,也希望更多投身滨海新区的建设”。

  搭建学生思政工作新平台

  朱老师进一步表示,大学生科技创新系列活动不仅对参与的学生,同时对学校和企业方也有许多益处。学生处创建实践平台,通过加大指导力度,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借机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对学生走访的各大公司来说,调研则更能够在学生中起到广泛深入的宣传效果,从而实现学生—公司的双赢局面。

  的确,社会实践正被社会各界更多的人群所关注。正如天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刘凤翔部长所言“大学生通过调研了解社会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对此我们表示欢迎和支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