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车标准将下降?
近日,坊间流传公务用车排气量和价格标准也将进行改革的消息。
有消息称,由国管局牵头联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七个部门负责修订的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基本会签完毕。该修订方案中规定:正部级官员用车排气量不高于2.5升、35万元,副部级官员不高于2.5升排气量、30万元,而一般公务用车则被限定在1.8升排气量及16万元以内。
在新方案中,正部级领导购车价格和排气量都有下降,尤其是正部级领导购车价格每辆下降多达10万元。
但在资深汽车评论家贾新光看来,这个新方案“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改革精神,基本还是维持原来的实际使用标准”。
贾新光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认为,一方面,近年来汽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发动机效率大幅度提升,升功率已经接近和超过50千瓦,有的还采用直喷和增压技术,现在的2.5升完全可以替代原来的3.0升,而且配置日新月异,原来豪华车的许多配置已经“飞入寻常百姓车”,动力性、舒适性也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汽车价格不断降低,原来十几万一辆的桑塔纳价格已经降到7万元左右,按16万元标准现在可以买到朗逸、卡罗拉、迈腾;按35万元可以买到奔驰E级、宝马3系、林荫大道等。
“比原来的‘老三样’和奥迪100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贾新光说。
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指出,这个看上去跟原来差别不大的“新政”,还是遇到了一些阻力,能否推出、何时推出,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公车改革三模式
一、货币化改革
办法
取消机关一般公务用车,按月按人发放交通费用补贴。车改后因公用车时,可通过公交车、出租车或公车服务中心车辆等方式解决。
使用者
浙江省杭州市
点评
这种模式看起来比较彻底,能够有效地减少公车数量,遏制公车私用,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其中争议较大的是如何确定交通补贴标准。
二、集中统一管理
办法
将各机关公车交由公车管理中心(机关车队)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使用。
使用者
山东省泰安市
点评
有利于优化公车资源配置,提高公车使用效率,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减少了由于各机关分散管理产生的公车私用等弊端。但是,集中管理模式一般需要以政府机关集中办公为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受到限制;而且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机关间公车使用矛盾增加,叫车手续比较繁杂、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三、加强管理监督
办法
通过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严格限制车辆编制和使用方式,压缩公车费用开支。
使用者
中央机关
点评
此种模式改革风险小,可解决公务用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不足之处是仍局限于现有公车管理模式,容易出现反弹和反复,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杭州车改忧喜录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从2009年5月,杭州在市直机关正式启动以取消公车、改发补贴为主要方向的公车改革,不知不觉,日子竟已滑过去了一年半。
吴企南,杭州市委市政府汽车队队长助理,他所在车队的主要工作就是保障四大班子领导用车。而这些领导的级别是副部级,“暂时不会进行改革”。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杭州市进行的货币化改革主要是取消市局(副厅)级以下干部用车。
根据车改规定,杭州一名局长公车改革后一个月可获2600元补贴,而一名一般科员每月补贴300元。2600元补贴额度是否偏高?300元补贴是否偏低?公车改革之后,公务开支究竟是增是减?
取消公车,7年准备
2009年5月,杭州市在经过七年酝酿和试点之后,在市直机关正式启动了公车改革。
据吴企南介绍,从去年开始的公车改革是分批进行的,已经进行了两批,第一批有50~60家单位,市政府部门占多数,市委占少数;第二批有20多家单位。马上要进行第三批改革,“估计从明年三、四月份开始。”
据记者了解,杭州推行的公车改革规定,市厅局级以下干部一律取消公车,改为发放交通补贴。
杭州市2009年实行车改的21家市级机关中,车补标准分为9个档次,上限为每人每月2600元(副局级),下限为每人每月300元(一般科员),全部打入“市民卡”IC卡中,以保证“专款专用”,卡内的车补金额只能用于与公务交通有关的支出,如公交车、出租车、公务用车服务中心、加油站、车辆保险等,除此之外不能取现,也不能在商场、超市等地方消费。
吴企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公车改革之后,属于单位的那些公车全部都没有了,大部分车拍卖掉了,也有一部分车分派到了公车服务中心。”
取消公车后,杭州市组建了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负责车改单位重要公务接待、统一集体活动、大型执法公务活动、应急突发事件处置等公务用车,个人公务用车也可通过电话进行预约。
难定的车补
根据杭州市公车改革相关规定,杭州市某局局长李国强(化名)可以领取2600元的车补,于是,在推行公车改革一个月后,李局长买了一辆20多万的帕萨特,原来有专职司机的他,现在每天自己开车上下班。
“我买一辆车,这辆车二十万出头,现在一个月2600元的车补费用,我的车的折旧等相关费用就给补得差不多了。”李局长说。
尽管杭州的车补被全部打入“市民卡”中,但它跟现金实质上区别不大,不仅可以在出租车上刷卡消费,车辆保险以及维修也可以使用该卡。
与局级干部2600元车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低一级普通科员的车补只有300元,这个群体占据着车改人员的多数。
刘艳(化名)是该市某工业部门的一名普通职员,一个月300元的车补对她来说有些偏低。
“我们部门经常要到企业考察,有时还要跑到相对较远的县区去,要跑的地方比较多,用车量相对比较大,如果按照去年我跑的几个地方,即使坐大巴,几个地方跑一次,算下来一个月也要在1000元左右。”
300元,显然满足不了她日常工作的需要。
针对按行政级别划分补贴数额的方法,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沈荣华指出,这种办法并没有与工作量挂钩,工作量大的不够用,工作量小的有多余。交通补贴额度内节省归自己,导致有的人员公务出行能省则省。这样就产生了不作为现象,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沈荣华向《中国经济周刊》进一步表示:“从原则上说,车补标准不宜单纯地按照职务等级来划分,避免车补演变为 ‘集体加薪’;而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工资和物价水平、不同工作岗位用车需求和实际工作量来确定车补标准,最好是按公务活动的实际支出实报实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