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4, 2010

香港管弦乐团铜管演奏见功力 歌剧院合唱团“欢乐颂”惊艳

  

香港管弦乐团铜管演奏见功力歌剧院合唱团“欢乐颂”惊艳

  香港管弦乐团。东方艺术中心供图

  【新民网·独家报道】9月4日晚,香港管弦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整场演出发挥平稳却难显特色,倒是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在《合唱》的最后一个乐章中凭借“欢乐颂”撑足了场面。

  亚洲乐团一直以来都会在“个性”上被人诟病,由于“文化土壤”的差异,往往亚洲乐团在演绎西方作品都会显得有些“乏力”。这其中,香港管弦乐团则算得上“异支”,中西交融的背景及近一半的“洋人”团员,加上6年前指挥迪华特加入担任艺术总监,都让这支乐团颇具看点。

  9月4日下午,新民网记者趁乐团彩排间隙采访了担任此次《合唱》男高音的歌唱家莫华伦。对于有着与不同乐团合作经验的莫华伦来说,他认为亚洲乐团与欧洲乐团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由于非“土生土长”,更需要依靠汲取各种不同的元素来成长。莫华伦认为,港乐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中西方文化的“混杂”。

  从演出现场来看,“混杂”的特点似乎没能为港乐的“个性”加分。全场的“亮点”偏向了仅20分钟不到的上半场演出:加比埃利的两首铜管乐凸显了香港管弦乐团“洋选手”的铜管演奏水平;中国作品《融》中乐队模仿鸟叫声则带给在场听众不少惊喜。

  但本该作为重头戏的贝九《合唱》并未达到人们所期许的高度。乐队发挥只能算平稳,独唱部分则由于作品本身偏重器乐的特点,无法发挥四位歌唱家的个人特色。从一些现场在座乐迷的反馈来看,本场《合唱》的演出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倒是参与《合唱》演出的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倒是发挥甚佳,在最后乐章中的表现中声部清晰,唱出了“欢乐颂”的恢弘,获得不少赞许,给原本略显“无味”的贝九大餐添了不少佐料。(新民网周晏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