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以改革促公平
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韩冰
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纲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此前的6月21日,《纲要》已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这是21世纪中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提出: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促进公平”已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在《纲要》中,公平的价值取向也是一以贯之的主线。
体现国家意志的未来教育十年规划,将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规划旨在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将得到政策的特别对待。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终身教育,都有相应具体措施力保公平发展。
“入托难”的问题在近年凸显。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与2月份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审议通过的《纲要》将“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改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一位参与过《纲要》讨论工作的专家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急缺的是公益的、普惠的、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公办幼儿园。前些年公办幼儿园数量以平均每年3%的速度递减,民办幼儿园以3%的速度递增,这也是导致入园难、入园贵的原因之一。”
“加大政府投入”的表述也是征求意见后增加的。与投入和收费相关的规定还有: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是过去多年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自近年全国免除中小学生学杂费后,均衡发展的要求又提了出来。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中国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纲要》提出,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机制将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进而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将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也将研究制定出来。
高中阶段教育将于2020年得以普及。其中将包括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还要求,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在高等教育方面,中国将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
规划指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和地方将进一步加大民族教育支持力度。
特殊教育体系也要求完善,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近年,教育领域内的各项数据呈快速增长,但质量难尽如人意。有鉴于此,十年规划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根据要求,中国将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由于高考压力,高中阶段一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新一轮教育改革,即包括在高中阶段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职业教育则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规划提出,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