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8, 2010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

  [奥地利]托马斯·格拉维尼奇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孤独是一种令人着迷的处境,难熬但又迫使你思考,许多关于人生转折的重大决定都在孤独中实现。如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滞留荒岛28年,终于完成理智对内心的重塑。孤独像一道堤坝,将思考蓄积成湖。可孤独总是有限度的,如果它大到不着边际,理性之光还能继续指引我们吗?这是个大胆而且残酷的设想,关涉对人类心灵极远边界的划定,而对极限探索的本身也必然是极其孤独的过程。托马斯·格拉维尼奇在《一个人到世界尽头》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我看来,他解答得不但令人信服,而且相当精彩。

  托马斯·格拉维尼奇是谁?国内读者或许比较陌生,但在德语文学界他风头正劲。这个只有38岁的奥地利新生代作家迄今已有七部作品问世,每一部都掷地有声,尤其是《一个人到世界尽头》更是好评如潮。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约纳斯的奥地利设计师,在平常一天的早晨,发现自己成了世界上唯一的生物,所有人都不知去向。在这部将近四百页的书中,格拉维尼奇让约纳斯独自生活了一个半月,他需要去哪,做些什么,如何思考?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孤独体验,而制造孤独本身也必然是一个孤独的过程,为完成此书,格拉维尼奇整整耗去两年半的时间。

  在写作之前,格拉维尼奇曾是一名出色的棋手。文学和国际象棋这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却奇妙地融合出一种极具特色的写作风格。棋手是孤独的,每天面对一堆枯燥的木块苦思冥想;同时,棋手又极富想象力,对弈如同打仗,木块就是他的军队,纵横捭阖,刀剑交错。在为约纳斯准备的棋局中,格拉维尼奇继续施展棋手的天才想象和严密推演。为了让主人公的行为合乎情理,他运用丰富细腻的想象力,设计大量的生活细节,事无巨细,甚至具体到吃喝拉撒。与此同时,他的精神世界也在经历裂变,先是疑惑,急切搜寻真相,随之而来的是焦虑、恐惧、绝望……这些细节不是平面的、无序的,而是沿着心理情绪的波动曲线搭建起来,因此读起来非常真实,真实到让人不寒而栗。

  此书推理色彩浓厚,在我看来,作者讲了一个超现实的故事,空余一人的世界只是庞大的隐喻,借此实现他对人类心灵的考问。只有置身极端环境——一个其他人都消失了的世界,人的注意力才会彻底返回自身,如同局外人一样审视自己的生活。故事发生之前,约纳斯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秩序是约定俗成的,个体被裹挟其中,这些通行的价值观念真的合乎我们的本意吗?当我们效仿别人去追求所谓的“成功”或“真相”,内心却在分裂:认识的人越多越孤独,明明在享受秩序带来的便利,内心却生出逃跑的念头。约纳斯经常幻想经历各种灾祸并大难不死,成为一个幸存者。是的,我们患了城市病和文明病。

  一个空余自己的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昆德拉说“无非就是遗忘”。当人群消失,交流停止,幸存者面对熟悉的风景,唯一能做的就是重放记忆。约纳斯想起父母、邻居、早夭的伙伴以及去英国探亲的妻子,而金钱、权力这些词汇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哪怕是一闪而过。这样的处境,与其说是世界末日,倒不如说是功成名就后的内心荒凉。当整个世界已无所束缚,他想去的仍然是去过的地方,想做的仍然是做过的事。即便对整个世界可以予取予求,内心认同的仍然是熟悉的生活,那些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构成了区别于他人的生活边界,那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

  生命的真相犹如海水退后裸露的礁石,只有当附着的次要意义被剥离,终极之门才会最后敞开。但冰冷的真相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而那些次要意义——被我们忽略甚至蔑视的日常琐屑,那些看似肤浅的快乐,构筑了我们与沉重真相之间的缓冲带,所谓活着的乐趣指的大概是这些吧。格拉维尼奇用冷峻的笔触和残酷的隐喻为我们反证了这一生命的主题。 风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