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9, 2010

达坂城首批富民安居点竣工 60户牧民入住庄园

  亚心网讯(记者 张冬梅 实习生 景振华 )?12月17日,乌鲁木齐市达板城区阿克苏乡首批60户哈萨克族游牧人家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历史,全部入住被称为“鹰舞庄园”的首批富民安居点“鹰舞庄园”,实现了安定居的梦想。

  记者当天在“鹰舞庄园”看到,60栋房屋分四个片区环绕在鹰舞广场的周围,房屋外墙贴着绿白相间的瓷砖,房顶上都有一个类似于哈萨克族帽子形状的镂空建筑。每个房子都有一个院子,记者了解到,每家房屋面积一样,92平方米的房屋,两室一厅,340平方米的院落。

  “鹰舞庄园”位于新疆博格达峰南麓,距离乌鲁木齐约130公里。当地政府从2009年5月开工建设,今年10月竣工,项目总占地面积56610平方米,每套房屋造价是16.8万元,牧民只负担5万元,农牧民搬进新房时还提供简单的装修,以及厨具。

  目前,新疆正在全力推进“富民安居”工程,到2015年,新疆将确保基本解决全疆70万户农民和10万户牧民的安居工作。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阿克苏乡总人口3475人,哈萨克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12%,侨眷多,也是当地有名的侨乡。自2010年6月自治区实施“富民安居”工程来,全区各地以实现农牧民安居与增收致富为目标,确保在2015年完成70万户农民安居工程和10.6万户游牧民定居工程。近年来,达坂城区党委、政府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编制富民安居方案。

  达坂城区委书记乔泉表示,首批“牧民定居”工程是在2009年开工,今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牧民定居”向“富民安居”跨越,项目总占地面积56610平方米,今年10月竣工。房屋的设计与哈萨克族的人文、地域特色结合,突出特色,户型美观实用,打造以反映哈萨克族文化,展示哈萨克族现代生活的牧民定居点,确保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根本性改变的同时,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步伐打好基础。明年还要进行的是二、三期的工程建设。要逐步让牧民全都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

  据了解,由于安居点在建设过程中,恰逢该乡哈萨克族民俗舞蹈“布尔克特比(鹰舞)”被录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坂城区委、区政府采纳广大农牧民的提议后,将富民安居点命名为“鹰舞庄园”。每套房屋造价是16.8万元,牧民只负担5万元,在民俗舞蹈“布尔克特比”(鹰舞)农牧民搬进新房时还提供简单的装修,以及厨具。

  12月17日上午,是阿克苏乡鹰舞庄园牧民入住典礼的日子。记者在“鹰舞庄园”看到,彩旗、大红的拱门、宽阔的鹰舞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八根质朴苍劲的鹰柱,凸显着庄园的特色。60栋房屋分四个片区环绕在广场的周围,每个房子都有一个院子,房屋外墙贴着绿白相间的瓷砖,房顶上都有一个类似于哈萨克族帽子形状的镂空建筑。每家房屋面积一样,92平方米的房屋,340平方米的院落。

  记者在44号家庭看到,新房有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上下水齐备,墙上挂着鲜艳的挂毯,簇新的家具,电视、电话一应俱全,家里上上下下透着乔迁的喜庆。牧民伊力夏提告诉记者说:“前些年,我们一家住在土块房和帐篷里,日子很苦。从我能记事算起,和牛羊一起转场几十年了,夏天在水坑里舀水喝,冬天下雪了,就喝雪水,根本没有电,生病也得挺着。”如今搬进新房,伊力夏提非常激动:“我们住进了和大城市的人一样漂亮的房子,喝的是自来水,用的是安全电,走的是柏油路,看的是有线电视,非常高兴。”

  今年70岁的马沙力老人当日激动的随着冬不拉的乐符,跳起哈萨克族传统的舞蹈“黑走马”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他告诉记者说,他们一家以前住的环境非常差,现在政府给我们分了漂亮的房子,我们只掏了5万元就住进了新房子,房子里暖和极了。”

  据达坂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志明介绍,阿克苏乡逐渐改善农牧民生活生态环境后,教育、医疗、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已完善。同时,达坂城区政府对阿克苏乡入住的农牧民,也已经进行餐饮、礼仪接待等方面的培训,以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下一步,将实现传统游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达坂城区政府将着手挖掘发扬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达坂城镇有音乐文化、洛宾文化,东西沟乡有回族的花儿文化,而阿克苏乡则是哈萨克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